疫情加速餐饮品牌登陆线上,尤其茶饮品牌布局迅速。不过茶饮品牌也成为一些“投机者”的新目标。
北京商报记者近日发现,被周杰伦MV带火的网红茶饮品牌麦吉machi machi(以下简称“麦吉奶茶”)和台湾网红茶饮品牌老虎堂TIGER ·SUGAR(以下简称“老虎堂”)发出了即饮瓶装饮招地区代理的信息。
本以为是布局新零售渠道的信号,但随后记者发现此举并非出自麦吉奶茶和老虎堂品牌。
茶饮市场竞争进入下半场后,各家都在寻找流量新出口。探索过程中出现被山寨、被侵权的窘境。尤其像麦吉奶茶、老虎堂这类品牌在商标处于注册尚未完成的阶段,更容易被山寨行径打乱发展节奏。
茶饮再遭另类山寨
“被山寨”一直是茶饮品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扰之一。
近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一则招商信息上了解到,两大网红茶饮品牌麦吉奶茶和老虎堂推出了瓶装系列奶茶,同时在各地区招代理商。根据招商广告显示,麦吉奶茶和老虎堂分别包含两种口味,净含量350克。其中,麦吉奶茶目前在广东地区已经上市,零售价6元。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上述产品是由上海达橙实业有限公司推出,然而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天眼查看到,这家公司与麦吉奶茶和老虎堂所属公司并无关系。不过从推出的即饮瓶装产品的包装、标识、产品名称等方面来看,与目前市场上的麦吉奶茶和老虎堂极为相似。随后,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招商负责人刘经理,刘经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产品是由麦吉奶茶和老虎堂公司进行正规授权的。
本以为茶饮品牌正在开始与食品企业合作加速零售化布局,但随后的调查却让这看似“正规”的招商迎来反转。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联系了麦吉奶茶和老虎堂在大陆地区的运营公司上海麻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南京虎虎生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对于上海达橙实业有限公司推出的即饮瓶装产品,两个品牌的大陆运营公司表示并未与该公司进行授权合作,此产品为山寨产品,已开始进行打假工作。
实际上,北京商报记者从中国商标网上了解到,目前麦吉奶茶、老虎堂在大陆地区的商标注册还未全部完成,这也成为被山寨的重要因素之一。
麦吉奶茶相关负责人表示,出现上述山寨产品主要由于一些快招公司看准商机,试图赚快钱,对于品牌来说有很大的伤害。目前麦吉奶茶大陆地区运营公司上海麻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大陆地区以独占经营许可的方式已经享有第21类、第30类、第32类、第43类的图形商标。
扩张商机遇“山寨”
无独有偶,如今市场上的鹿角巷杯装冲饮奶茶也并非网红茶饮品牌鹿角巷所推产品,然而从产品名称、商标、包装等方面来看却极为相似。由于茶饮市场如今的火爆,不少茶饮品牌出现各式被山寨的现象,尤其对于麦吉奶茶、老虎堂这类商标处于注册尚未全部完成的阶段,更容易被钻“空子”。
同时,这类即饮茶饮产品不断涌现与如今茶饮市场零售化趋势有分不开的关系。如今,不少茶饮品牌开始在零售领域探索,包含品类、场景、渠道等。前不久,喜茶、奈雪的茶上线天猫,进行新零售的渠道拓展。
另外,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名人马东创办的茶饮品牌谢谢茶谢谢包即将推出“即饮装奶茶”,分为瓶装和袋装版,其中袋装版保质期长达半年。上市后,将在门店、微店、淘宝等渠道销售。根据谢谢茶谢谢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产品本按正常的节奏在6月份左右上市,但由于疫情的原因加快了节奏。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从目前趋势来看,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于现制茶饮,而瓶装饮品的发展空间并不是很广阔。但是,随着知名茶饮品牌的多维度发展布局,也让一些公司看到了“商机”。利用这些知名品牌的身份推出一些相关产品,从而来吸引正牌品牌的忠诚客户。
品牌保护漏洞
餐饮行业一直是山寨、仿冒、抢注商标等事件的重灾区,近些年发展势头迅猛的茶饮市场由于产品门槛较低等原因,被山寨的情况更为严重。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随着整个茶饮市场进入了红海以及高竞争的阶段之后,对于茶饮品牌来说在品牌、服务体系、粉丝黏性等方面迎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不少品牌开始进行多方位的探索,寻求新的增长点。然而,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被山寨”的现象,这也需要企业防患于未然。
对于被推出的非正品即饮瓶装产品来说,企业无论是否涉及于该领域,都应该提前做好防御措施。在赖阳看来,对于企业来说,要做好前置的防御性的商标注册,包括跨领域的全品类商标、近似的商标和logo的名称都要做保护性注册,避免其他人在其他品类里抢注商标。或者另外,国家应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继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正尚律和律师集团维权部总经理杨雪芬曾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商标从提出申请到最后注册成功,期间需要近一年的时间,如果这期间品牌突然走红,就很容易出现被仿冒、被山寨的情况。
对此,餐饮企业在开设门店之前最好先完成商标注册的流程,获得该商标的使用权,这样市场上如果出现同商标或者相似商标的仿冒品牌,那么这些仿冒品牌就构成了侵权行为,可以将之诉诸法庭。但如果品牌还未拥有自身的商标,那么这期间该商标不归任何一方所有,如果一家企业买下一个商标,这种行为却不构成侵权,这会让被仿冒品牌后期的维权工作陷入被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