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爆发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办公方式,也让我们的生活和社交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甚至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变得非常微妙,很多人可能会长期不见面、家庭隔离或旅行限制而慢慢变得疏远,或者因为新冠严重程度不同,而天各一方。而出人意料的是,苹果的WWDC也完全移到了网上,用录下的视频来呈现,每年都会在线会议上Keynote。本来要付费用的WWDC,也变成了完全免费的在线交流。
WWDC ,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 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每年抽签买到门票的开发者们在这个时间齐聚一堂,用一周的时间探讨如何用软件构建苹果的硬件生态,或者说得更加程序员文化一些 —— 用软件改变世界。
如果说去年 WWDC 的主题,是苹果把蓄谋已久的,从 Intel 手中拿回来自家电脑产品线主动权的计划通过线上的形式公之于众。2021 年 WWDC 的主题全都围绕着一件事:疫情对我们生活的改变。
国内网络舆论在 WWDC 结束后的整体评价都是:毫无惊喜。
有一说一,看直播时候我也这么想,但直到手指真正敲到键盘上,在打字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个时候,通过技术黏合或连接因疫情而分离的人们,比新鲜的技术刺激点,更为重要。
比如在 Keynote 中很少被人关注到的数字遗产,它支持将遗产联系人添加到账户,在用户不幸离世后,被设定为遗产联系人的用户即可申请访问相关内容。这在过去,因为相当严格的隐私限制,即使是已故者亲属,也需要相关的法律文件,才能删除数字遗产。
我肯定,如果没有疫情,没人会真正在意这个功能改变的重要性。
海外疫情一片糟糕,国内疫情严格可控,会让在国内的我们开始逐渐觉得,疫情也不算什么,生活还能正常继续。
但实际上,疫情还没过去,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的生活,还是变了,于是苹果也跟着变了。
所以文章下面写的这些苹果几大系统的功能,也许你觉得用不到,但在这个时期,肯定会帮助到一些特定的人。
iOS 15:在线拉近人与人,但也能隔离自己
传统意义上,我们对于 iOS 大更新的期待在于 UI 的变化,但 iOS 15 并没有。
当然,这并不代表 iOS 15 没什么更新,苹果官网对于 iOS 15 更新点的页面,长度达到了历史之最,点点滴滴,全是细节。
比如疫情让在线视频变得普及,FaceTime 在声音层面增加了空间音频,让声音更立体,新的麦克风模式可以将用户的声音与背景杂音分离。视频通话也有了“人像模式”,可以虚化背景,突出自己。
甚至用户在用 FaceTime 与朋友视频时,还能通过一个叫 SharePlay 的功能,和朋友一起听歌,一起看电影,共享屏幕同时看 app 上的内容。即便对方没有苹果设备,也可以通过链接来发起视频。
本质上,这基本上就是个生活版本的 zoom 或者是视频版的 clubhouse。在疫情期间,这算刚需。
因为疫情把一切都搬到线上,过多的线上内容会分散注意力,所以iOS 15 发布了一个模式工具,用户可以通过创建自定义专注模式或选择建议的专注模式对设备进行设置,后者会通过设备端智能技术对可以向用户发送通知的人和 app 进行建议。
简单来说,当你选择了工作或者睡觉后,在一台设备上选择的模式会同步到你其他设备上,帮助你保持专注,根据你的需求只显示特定的 app 以减少分心。你也可以设定特定的“VIP名单”,只有这个名单里的联系人才能在专注模式下联系你时给你推送通知。
人们在线上的时间变得更多,通知也更多。但大量的通知就会让通知本身变得没有意义,所以 iOS 15 重新设计了通知页面。为了减少分心,新的通知摘要收集了非紧急通知,以在更恰当的时间发送,例如早晨和晚上。通过设备端智能技术并基于用户与 app 的互动,通知会按优先级排布,最相关的通知将被提升至顶部。紧急信息会马上送达,重要的谈话不会被收入通知摘要。
在 iOS 15 之前,这个通知筛选功能,我个人主要是通过 Apple Watch 不同的震动反馈来进行的,只有微信或者企业微信才会打开手机去看一眼,其他的通知最后都删除了,但这样难免会丢掉一些重要信息。
从我个人角度,这次我觉得最重要的 iOS 15 更新是相机识别文字的功能点。通过原生的相机 app,可以快速识别图片中的文字,对学习和办公场景拍笔记和板书格外友好。新的聚焦搜索功能,也拓展了图片搜索的维度,可以根据定位、人物、场景或物品来搜索图片,也可以通过文本找到照片中的文本和手写内容。
iOS 15 的更新实在太多,比如钱包可以添加门卡,Safari 换了设计让交互更方便,隐私报告也更完善,天气数据更精准,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本质上,iOS 15 这种看上去有点儿“堆料”式的更新,也是在当人们越来越依赖自己手机时,尽可能完善使用体验的一种思路。
在发布会后我更新了 iOS 15 的 beta 版,看起来,它几乎没更新任何地方,但简单用了下,似乎很多细节,都变得更好了。
iPadOS 和 macOS:给你翻译下,什么叫 iPad Pro 生产力
前段时间 iPad Pro 2021 发布,换上了比 MacBook Pro 更好的 miniLED 屏幕,用上了 M1 芯片,配合之前就已经发布的妙控键盘,组成了一台比苹果笔记本硬件素质还要更强的“你的下一台电脑”。
所有 iPad Pro 用户都在畅想所谓的 iPad Pro 电脑化,但实际上,iPad Pro,在昨晚的 iPadOS 更新后,并没有向着电脑的方向发展,而是严格按照乔布斯发布 iPad 这款产品时的定位:这是在 iPhone 与 Mac 之间的那个“第三块儿屏幕”。
苹果给 iPad Pro 增加了比 iPhone 更丰富的屏幕小组件,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快捷入口,减少用户一些高频需求的唤醒点击次数。
苹果给 iPad Pro 优化了多任务以及多窗口的交互逻辑,比起之前的手势触控,新的多任务交互更加具有“确定性”,激活和调用都更加便捷。
苹果给 iPad Pro 增加了一套键盘快捷键,让用户能从电脑的操作习惯更快上手 iPad Pro。甚至 Apple Pencil 记笔记的功能,都更加丰富。
但苹果就是不让 iPad Pro 用 macOS 或者说更加倾向“电脑化”。
苹果展示的功能,是你可以用一套键盘鼠标,就可以在 Mac 与 iPad Pro 上无需设置,反复横跳,把 Mac 的内容推拽到 iPad 上,或者是把 iPad 上的内容,拖拽到 Mac 上。
iPad Pro 有生产力吗?还是有的,毕竟每个人对生产力的理解并不同,即便看剧就是你的生产力,新款 12.9 寸 iPad Pro 上的 miniLED 也能给你一套顶级看剧体验。但 iPad Pro 适合承接当年那句“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吗?显然已经不合适了。
这其实和我在做 2021 年新款 iPad Pro 测评时做出的判断一致,不要纠结 iPad Pro 能不能代替 Mac,成年人了,想要有最好的体验,就全都买。iPhone,iPad,Mac,是三个不同使用场景的硬件,iPadOS 的更新,确实会让 iPad 的体验变得更好,但是它依然是 iPad。可以给 iPhone 和 Mac 锦上添花,也能非常顺畅且优秀的完成一些独立工作,但你绝对不能指望把全部的工作流都放在上面。
往年都是 watchOS 的环节重点讲健康,今年 WWDC 苹果单独拎出来健康说了一段。简单概括,iPhone 会用各种传感器来捕捉用户步行的稳定性,例如步数,步长等等,之后判断这人走路是不是够稳,会不会容易摔倒。如果判断最近状态不太好,会给用户发通知提醒提醒一下。
除了健康数据会汇总为一个趋势以外,健康数据还可以进行家人共享。
而 watchOS 8 看上去则更像是一些常规更新,比如更新了一款可以自动识别照片分离人像,且不遮挡显示的表盘,比如增加了冥想模式,比如在运动监控部分增加了太极。
疫情下,我们需要颠覆式创新吗?
有一说一,今年的 WWDC,是历年以来,最难做报道的一年。
更新的功能点太细碎了,太难面面俱到。单独看每个功能点,似乎都还不错,但融合到一起,但又容易给人一种,贴心有余,惊喜不足的感觉。
有一点是可能的,因为在线办公,某种意义上降低了苹果推进创新的速度,所有的小功能,都像是在去年疫情最严重时,苹果为了保证办公效率,推进的一个又一个小项目,最后汇总,集合成了 2021 年的 WWDC。
但这也不算是个坏事儿,最近几年,苹果的系统更新频率远比之前更高,你可以说苹果办事儿没以前牢靠了,bug 变多了,你也可以说苹果现在比之前更细致了,更细节狂魔了。
不过在这些细碎更新中,还是能看到苹果一直在坚持的事情:融合。M1 芯片用一年的时间,从对外亮相到真正铺设到 iPad Pro 和 Mac 两条苹果重要产品线,2021 年几款系统之间的融合也远比之前更加紧密,追求一种不同硬件间更连贯的体验。如果你已经是苹果多款设备的老用户,肯定有这么一种感受:每次的换机,你很难真正感受到所谓硬件能力的加强带来多少实际的使用增长,iPhone,iPad 和 Mac 这三种硬件之间使用的体验差别,也仅仅是不同硬件形态下,不同的使用场景。硬件所搭载的系统和体验,几乎是完全统一的。
当然,没人不喜欢颠覆式创新,也没人不喜欢惊喜,昨晚的 Keynote 中,最值得人细品的,可能是 Craig 在视频转场中说的一句话:“还是得开车。”
苹果,这是一家有能力带给人惊喜的公司,惊喜什么时候来,其实就看他们的进展与规划了。
希望疫情赶快过去。上岁数了,熬通宵写稿感觉不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