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入华7次换帅 沃尔玛中国25年沉浮史

一家著名的百货商店在美国连续几年跻身世界500强,创造了新的零售记录,堪称零售行业的常青树,它就是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此外,该公司自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有25年的历史,是一家名副其实的百货商店。

1622793708630792.jpg

1初入中国

1996年,沃尔玛入华。以深圳首店为起点,沃尔玛开始在广东安营扎寨。凭借国内市场拉动以及对外开放的利好政策,沃尔玛抓住时代发展窗口期的红利,在当时发展还较为初级、粗放的国内零售业中一举站稳脚跟。

入华前期,由于沃尔玛缺乏对中国市场以及消费者的认知,较为保守地套用了美国的现代供应链系统,在国内自建物流与配送中心,并将采购与门店运营分离,导致沃尔玛中国在1996-2006年之间开店扩张速度缓慢且长期处于战略性亏损状态。

直到2007年,沃尔玛在中国开出第100家门店。中国区总裁陈耀昌为将沃尔玛彻底本土化,全面改变开店策略,沃尔玛在中国才得以破冰,开店抢位提速扩张。同时针对中国本土的消费特点,沃尔玛开始将供应链本土化、调整选址策略和采购,度过了最辉煌的高光年代。

2尝试电商

峰回路转,2012年以来,移动互联网崛起,电商市场爆发。以沃尔玛为代表的传统零售商开始遭遇重大冲击。沃尔玛紧跟时代步伐,在2011年预见性地从中国平安手中收购17.7%的1号店股权,涉足电商业务。

此后沃尔玛不断增持1号店,并在2015年正式将其全盘收购。但由于沃尔玛作为传统零售系统,在1号店的运营上,却也面临着诸如线上线下订单及库存无法协同,与创始团队发展思路存在分歧等多重问题。

因此在2016年,沃尔玛决定放弃在中国自建平台O2O的电商战略,将投资多年却毫无起色的1号店以股权置换方式交给京东,从此展开了与京东、腾讯合作的新电商模式。

3多次换帅

在沃尔玛入华的25年来,曾7次换帅。有人曾戏称从2012年开始,沃尔玛平均每两年干掉一位中国总裁。

1996年来自沃尔玛全球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的钟浩威就任沃尔玛中国区总裁。钟浩威于1996年掌管沃尔玛中国业务,带领沃尔玛在中国市场开出首家门店。

2002年来自香港的张嘉生在深圳就任沃尔玛中国区新总裁。因业绩不佳、不具决策权等负面消息,张嘉生上任三年后低调离职。此后沃尔玛实际上由钟浩威掌管。

2006年钟浩威辞去沃尔玛一切职务,曾任牛奶集团属下惠康超市台湾首席执行官的陈耀昌接过沃尔玛中国帅印。铁腕人物陈耀昌带领沃尔玛中国高速发展,并购好又多,追平家乐福开店速度,大刀阔斧搞改革。伴随着陈耀昌的改革,沃尔玛中国的种种问题也在这5年时间内井喷爆发。最终,在2011年10月陈耀昌只得以一纸辞职信,黯然离场。

2012年高福澜2012年2月,高福澜出任沃尔玛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超市店员出身,新西兰人、曾担任澳大利亚最大零售商Woolworths CEO。

2014年柯俊贤从高福澜手中接过帅印,升任沃尔玛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16年柯俊贤调任英国阿斯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沃尔玛加拿大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Dirk VanDen Berghe接任沃尔玛中国区总裁,同时Dirk将兼任亚洲区域总裁。

2018年沃尔玛大卖场中国业务总裁陈文渊正式升任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并继续向Dirk VanDen Berghe汇报。

2020年陈文渊因个人家庭原因离开沃尔玛,朱晓静接任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4密集关店

近年来,沃尔玛开始密集关店。据零售圈不完全统计,仅今年4月以来,沃尔玛就相继关闭了南昌、广州、湖州、商丘、抚州、泉州、鹤壁等7家大卖场以及深圳2家社区店。

5卖身绯闻

在家乐福、麦德龙陆续委身苏宁和物美之后,再加上沃尔玛的密集关店,沃尔玛的“卖身”绯闻也开始甚嚣尘上。

今年4月,界面新闻就曾报道,沃尔玛打算将东北、华北区域的门店悉数出售给物美,价格约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5亿元)。当然消息传出的当日下午,沃尔玛便予以了否认。

然而这并不是非沃尔玛第一次被传卖身。2020年9月,自媒体商业观察家引用知情人士消息称,沃尔玛就出售中国大卖场业务部分股权一事,已与一些企业有过接洽行为。彼时沃尔玛同样回应称无任何出售中国业务的计划,对市场流言亦不予置评。

在零售圈看来,“卖身”绯闻的不断传出一方面沃尔玛中国高层的频繁变动,另一方面在外资商超频频“卖身”的背景下,沃尔玛这棵仅剩的外资“独苗”引来了外界更多关注。

6会员店突围

相比频繁陷入关店潮及卖身绯闻的大卖场、关停的社区店、沃尔玛旗下另一业态——山姆会员商店近年来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当前沃尔玛中国困境之下的“全村的希望”,突围的“救命稻草”。

此前,沃尔玛在2020年财年报告中特别提及,山姆会员商店销售强劲带动中国业务。不难看出,沃尔玛未来发展很有可能将重点放在山姆会员店及线上渠道,押宝会员超市赛道。

据山姆会员店提供的资料显示,截止2021年4月底,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共有32家门店,预计到2022年底,该数字将达到40-45家。并且山姆还对外表示,将连年保持每年开出4—5家店的速度,未来8年,门店数量增至100家。

山姆会员门店扩张提速的背后不仅是沃尔玛中国的发展重心调整,或许还受来自Costco、盒马、家乐福、华联BHG等众多竞争对手的压力。

自2019年同为会员制、仓储式大卖场的Costco入华引爆国内零售业以来,国内会员制超市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Costco先后在苏州、杭州、深圳、广州、南京等多个城市落子布局,加速扩张。新贵玩家盒马直接全面对标Costco推出盒马X会员店,宣称在2021年新开10家门店。

今年5月以来,与山姆会员店神似的本品品牌Fudi仓储式会员店首家门店在北京开业;苏宁家乐福CEO田睿不久前表示,家乐福年内将开启会员店新业态,作为定位于一二线城市品质家庭的会员制商店;此外,近日还有消息称,北京华联综超(BHG)将试水仓储式会员店,首家门店将于6月下旬于兰州杉杉奥特莱斯广场开业。

至此,国内会员店超市赛道开始爆发,以山姆会员和Costco为首的专业玩家正抓紧提速扩张,新玩家不断不断呈现井喷态势。

7写在最后

从2006年以来的所向披靡到如今的瓶颈难解,孤注一掷会员超市赛道,沃尔玛中国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由盛转衰史。

这种由盛转衰境遇表面上是外资巨头在中国遇到的共通问题,包括家乐福、麦德龙、乐购等外资企业初入中国时基本上都是风光无限,而发展至今关店撤退、排队卖身,结局无一不是从高峰跌落谷底。

早期借着对外开放的政策东风,外资零售企业得以迅速在国内市场布局。然而2010年以来,随着政策红利的逐渐消退、电商的猛烈冲击、本土零售企业的陆续崛起,多数外资零售企业引以为傲的超级品类大卖场不再具备竞争优势,市场地位开始土崩瓦解。可以说,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发展的驱动因素绝非源于自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环境。

在国内零售业发展初期,外资零售企业充当“师父”一角,被本土区域零售企业争相学习。而今的国内零售业早已跨过当年的低水平竞争期,进入了一个以流量和资本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期。

外资零售企业在完成"新手村"教学任务后,本土零售企业在边学习边竞争中脱颖而出,以永辉、大润发为代表的内资零售企业陆续“出师”,同时拥抱流量、电商等互联网公司成为传统线下零售企业新一波的优胜者。

而外资零售企业因市场反应不足并且持续地套用以往运营方式,不能彻底本土化进而融入中国市场,就逐渐被国内不短变化着的市场环境所边缘化,造成了如今外资零售巨头纷纷零落的局面。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在国内零售市场长盛不衰除了“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外,还需对市场保持高度敏锐,“见缝插针”地抓住一切风口、红利机会去发展。

有问题及时联系站长,QQ:1240555208
大海的 QQ 2群:902992548~

示例图片
© 版权声明
THE END
点赞30 分享